中国的饮茶习俗,最讲究的原来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
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
吃茶,只是用水泡吗?
当然不是
这些饮茶习俗,MARK一下
1
擂茶
食中之宝,胜过参汤
把茶和一些食材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除了茶叶,还可以有大米、生姜、芝麻、大豆、花生、玉米、绿豆、盐、药草等“佐料”。
坐标:
湖南桃源、临澧、安化、桃江、益阳、凤凰、常德等地
广东海陆丰、英德、陆河、揭西、五华等地
江西赣县、石城、兴国、于都、瑞金等地
福建将乐、泰宁、宁化等地
广西贺州的黄姚、公会、八步等地
台湾新竹、苗粟等地
讲究:
桃江擂茶、土家擂茶、于都擂茶、客家擂茶、安化擂茶、武陵擂茶、揭西擂茶、汕尾擂茶、五华擂茶、瑞金擂茶、将乐擂茶,多地区、各式样的擂茶恐怕不止这11种,都叫“擂茶”,一旦细细琢磨,不同的配料,滋味甚异。
2
龙虎斗茶
茶与酒的交锋
纳西族用茶和酒冲泡调和而成,被认为是解表散寒的一味良药。
坐标:
西藏芒康、云南丽江,以及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地
讲究:
小陶罐里放上适量茶叶,连罐带茶一起烘烤,不断转动陶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茶叶发出焦香,冲入开水煮3-5分钟,在茶盅里放上半盅白酒,将煮好的茶水冲进盛有白酒的茶盅内。
这时,茶盅内就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纳西族同胞将此看作是吉祥的征兆,声音愈响,在场者就愈高兴。
冲泡“龙虎斗”茶时,只许将茶水倒入白酒中,切不可将白酒倒入茶水内。
3
虫茶
此茶非彼「茶」
“米缟螟”的幼虫采食茶叶后留下的粪便干制而成,清中期就已经广东出口东南亚。
坐标:
贵州、湖南、广西,以及四川、云南、广东部分地区
讲究:
虫茶产地海拔高低、产地气候、产地云雾等自然因素,决定着所产虫茶色泽、浓度、口感、功效、是否陈年等品级标准。
虫茶以产地海拔高,气候云雾适中为佳,老叶虫茶色泽黑中带黄色颗粒,同样为上品,低海拔虫茶色灰无光产量大质量中下。
4
锅帽茶
浓厚的乡土气息
将木炭和茶叶一起炒制而成,布朗族同胞喜欢饮锅帽茶。
坐标:
云南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
讲究:
锣锅内放入茶叶和几块燃着的木炭,将茶叶和木炭不停地均匀翻滚,等到有屡屡青烟冒出和闻到浓郁的茶香味时,便把茶叶和木炭一起倒出,用筷子快速地把木炭拣出去,再把茶叶倒回锣锅内,加水煮上几分钟就可以饮用了。
5
盖碗茶
喝茶,要有仪式感
盖碗,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就像火锅,涮一切能涮的肉,盖碗,泡天下能泡之茶。
坐标:
成都、重庆、昆明、无锡、扬州、天津、北京......全国各地
讲究: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6
婆婆茶
联结情感的纽带
新婚苗族妇女常以此茶招待客人。
坐标:
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地
讲究:
将去壳的南瓜子和葵花子、晒干切细的香樟树叶尖以及切成细丝的嫩腌生姜搅拌均匀,储存在容器内备用。要喝茶时,就取一些放入杯中,再以煮好的茶汤冲泡,边饮边用茶匙舀食。
7
功夫茶
手起,茶落,招招见功夫
以冲泡乌龙茶为主,注重形式与礼仪。
坐标:
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讲究:
一般情况下,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喝茶时,按宾客的角度,把三个茶杯摆成“品”字形。
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无分性别。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人用。
功夫茶,是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详细的“功夫”不在此介绍。
8
桑寄生茶
从中药到糖水
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植物桑寄生或槲寄生的带叶茎枝等部位经加工而成,属于别样茶。
坐标:
广西、广东、香港等地
讲究:
这种茶用水煮四、五十分中后加糖才可饮用,比较常见的吃法是与莲子、鹌鹑蛋或鸡蛋(整个煮熟去壳)、红枣、红糖或冰糖等一起煲糖水。桑寄生作为茶饮, 大规模应用有较为确切文字记载的应该始于清代, 《生草药性备要》中有关于桑寄生作茶饮的记载。
9
三道茶
品味人生的三种味道
茶分三道,每一道值得细细品味它们各自不同的色泽、口感与味道。
坐标:
云南、江苏、浙江等
讲究:
三道茶就是分三次用不同的配料泡茶,每道风味各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最早见于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
云南三道茶
▼
制作第一道茶“苦茶”时,将茶叶放入罐内,不停地转动罐子,使茶叶均匀受热,叶色转黄时倒入沸水,片刻泡成浓酽的茶水倒入杯中饮用,此茶色如琥珀,味浓且苦。
第二道茶为“甜茶”,喝完第一道茶后,重新置茶、烤茶、煮茶,这道茶中会加入少许红糖、核桃仁、乳扇、桂皮等,喝起来又甜又香又有乳香。
第三道茶被称为“回味茶”,先将蜂蜜、花椒、桂皮末、姜片按一定比例放入茶杯中,再倒入热茶水,这道茶集甜、麻、辣、苦、香于一杯,别有风味,令人回味无穷。
吴江三道茶
▼
江苏地区的三道茶,与浙江地区的三道茶非常相似,味道都是先甜后咸再清,头道茶是用糯米饭做成的锅糍(锅巴)加糖冲开水而成。第二道茶为“熏豆茶”,此道茶中只有少量嫩绿的茶叶,更多的是称之为“茶里果”的佐料,种类很多,比如熏青豆、白芝麻、紫苏、橙皮(或九制陈皮) 、胡萝卜干等。最后一道是清茶,即绿茶,也就是正儿八经的茶叶用白开水沏泡而成。
10
酥油茶
独具藏式风味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坐标:
西藏、云南、四川、甘肃、青海
讲究:
藏族同胞说:“ 不喝茶, 人不好过。”做酥油茶要先熬煮茶汁,然后将酥油与浓茶汁、盐放入木桶中,用打茶工具在桶内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然后装入壶内放在微火上以便随时趁热取饮。酥油茶可以单独饮用,也可在与糌粑拌在一起食用。
11
雷响茶
有声音的茶
雷响茶的风格比较粗犷,因冲茶时会发出一种类似雷响的声音而得名。
坐标:
云南、贵州、湖南、四川、重庆等地
讲究:
白族的“雷响茶”颇具趣味性一般先在火塘上将水烧开,同时把茶叶放进陶制的瓦罐中,在炭火上翻来复去地迅速抖动煨烤,烤出焦香味时,将烧沸的水猛地倒入瓦罐里,这时就发出“雷响”,并伴随有升腾的水汽,再等水汽散去后,再用文火慢煮,茶水再次煮沸便可饮用。
傈僳族的“雷响茶”是将茶烘烤后熬制茶汁,然后将茶汁与酥油、炒熟碾碎的核桃仁和花生米、盐巴或糖、鸡蛋等放入酥油筒内,最后放一块烧红的鹅卵石,这时筒内茶汁作响,宛如雷鸣。响声过后马上使劲用木杵上下抽打,使酥油均匀溶于茶汁中,打好倒出趁热饮用。
12
盐奶茶
可盐可奶的游牧生活
茶与奶的完美交融,游牧民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奶制食品之一。
坐标:
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讲究:
在牧区,人们习惯于"一日三餐茶",却往往是"一日一顿饭"。每日清晨,主妇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锅咸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早上剩余的茶会被放在微火上暖着,随时取饮,有些地方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喝三次咸奶茶一般是很平常的事。
13
打油茶
暖心又暖胃的第二主食
炸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黄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制成,汉、壮、瑶、侗等族饮食习俗。
坐标:
湖南、贵州、广西等地
讲究:
打油茶亦称“吃豆茶”,多为即食即制。先将茶叶入锅炒热,再倒上茶油,加食盐、生姜一同炒香后,加入泉水煮沸,再用木槌把茶叶舂碎,焖一会儿,滤去茶渣,将油炸黄豆、花生、糯米、糍粑等配料放入宾客的碗内,冲上茶水,就成了香味扑鼻的打油茶了。
饮用这种油茶,要用一根筷子,一般要喝三碗,还有一定的传统礼节。即主人说声“请”,再饮用,饮后待主人收拾完毕方能退席。
这13种饮茶习俗
你觉得哪种最讲究?
随时查看讲究指数实时排行
▼
话题
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喝茶习俗?
我们留言区见
- END -
撰文 · 编辑 | 小葇 SALTY
别错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dili360)